前一周,在微博上看到邓超带娃打牌的信息。
不禁暗自窃喜。
殊不知,在很多家庭觉得扑克牌是洪水猛兽的时候。
我们家也是活生生的一个有着几十年打牌传承的
扑克牌家族。
从幼儿园中班开始的每个寒暑假
扑克牌都是闲暇时光的陪娃神器。
前几日,看到亲子号同行,身为硅谷工程师的「憨爸」也推荐打牌学数学的方法
简直拍案叫绝。
身为从小打牌到大的家庭。
举脚趾头发誓,打牌真的有益于数学,不管是计算还是思维运用。
还不知道我家娃未来会如何
但从我和我表哥的打牌成长史来看,
起码可以让你高考数学不下125分呐。
来来来。
综合了憨爸和我们家的一些打牌攻略,
看看能不能适合你们的娃。
第一种 丢牌速记游戏
家长一方执牌,孩子坐在前方,以一定频次迅速丢牌。
孩子每张叠加计算。
花牌则按十以上算,譬如J Q K,就是11 12 13。
渐渐,家长可以加快丢牌的速度,尽量做到在两分钟,甚至一分钟以内,完成整幅牌的加法。
对于孩子的反应速度和运算能力,极好。
第二种 勾十四算法
多方执牌,每一张出牌,放置桌面不动。
出牌时,评估自己的手里的牌是否可以算式与桌面的牌相加,等于14.
如有,则相应牌归执方。
但需要反应快,一旦手中牌落下,还未找到可相加或者相乘等于14的牌,就不算。‘
这种算法比较简单,适合年龄稍小的娃娃。
第三种 算24法
这可谓我们家的「长生玩法」。
长期霸占家庭玩牌c位。
这个方法很简单。
任意抽取4张牌,然后让孩子通过四则运算,计算出24。
举个例子:
如果你抽到的牌是5、6、2、9,那么要想得到24的结果,就是(5*6)/2 9=24。
在这个等式里,会用到数学中的乘法、除法、加法,还可以用同一种数字,运用不同的算法,得到同样的24,这需要孩子不断拓展思维。
再譬如这四张。
就是3*8的算法。
而这四张牌。
就是2*12的算法。
那么,这四张牌,你能在十秒钟内算出来吗?
那么,这四张呢?
每天玩上几轮,数学的运算,就在游戏中,慢慢沉淀在孩子的脑海里了。
第四种,“算100”
比24玩法,更复杂一点。
桌子上放一沓牌,然后叫上爸爸、娃,大概2个人以上,4个人以内。每个人拿到初始分数0。
然后每个人轮流摸一张牌,将牌的对应分数加到自己的分数上。
最后,谁的分数先到100,就是胜利。
看似简单,只是简单的加法。但是要建立一个规则,不是超过100就胜利,而是要刚刚好100。超过了则出局。
这样一来,就非常训练孩子加法,以及多位加法。
第五种,算“1000”
算"100"以加法训练为主。训练乘法,可以用这个方法,算"1000"。
玩法和算100类似。
初始分数为0,但每次抓牌,需要抓两张。将两张牌相乘,然后将结果加到之前的分数上,谁先到1000就赢了。
但是有一项规则和算100相同,如果计算结果超出了1000,也是出局。
这个玩法,可称为算100的进阶版,在加法中加入乘法,更考验孩子的数学心算能力。
注:参考资料
《邓超哭诉女儿打牌引热议,这种思维训练方法却值得跟随》,作者”憨爸在美国“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